数据显示,7月1日至8月23日暑运期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8.23亿人次。庞大的出行需求推动着铁路餐饮服务不断革新。如今,列车上不仅能买到清凉的冰淇淋,还增加了奶茶、轻食套餐、地方特色菜等多种选择,近百个车站实现了互联网订餐,“扫码下单、美食到座”成为常态。业内人士表示,铁路餐饮从“单一盒饭”向“多元体验”的跨越,既是对旅客需求的精准回应,也是铁路服务市场化、品质化转型的重要标志,未来有望形成“美食+文旅”的独特竞争力。
“现炒现送”助燃旅途“烟火气”
今年夏天,在江西南昌以及福建福州、厦门开往北上广的高铁上,很多旅客品尝到了清凉爽口的冰淇淋。一位带着孩子出行的女士说:“以前坐高铁,孩子总吵着要吃冷饮,只能提前从站外购买,现在在车上就能买到,真是太方便了。”
而铁路餐饮的“新鲜”升级远不止于此。早在去年12月,江西省首家“赣鄱智慧印记”高铁热链主题餐厅就已在南昌西站开业,开启了铁路餐饮“现炒现送”的新模式。不同于传统冷链餐食,该餐厅接到订单后对菜品现炒现做,做好的菜品通过恒温配送直达车厢,全程无需二次加热。南昌米粉肉、宁都三杯鸡、井冈山烟笋炒肉等江西特色菜价格大多在12元至32元之间,既有“锅气”又接地气。旅客王女士选购了一荤一素两个菜,她将菜品放在智慧结算餐台上,设备自动识别菜品并显示金额,手机扫码完成支付,整个过程十分便捷。王女士品尝后直言:“菜品丰富,味道也好,比以前的盒饭选择要多出很多。”
江西南铁商务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副主任刘冰玉介绍,南昌西站“赣鄱智慧印记”热链主题餐厅餐食供应主要有堂食和送餐上车两种方式,旅客只需在座位上扫描铁路“畅行码”,就能下单点餐,列车到站后会有工作人员把新鲜热乎的饭菜送到旅客手中。
如今,这种热链模式正在扩展。今年初,福州南站、厦门北站已开始运营“八闽智慧印记”主题餐厅,江西上饶、赣州等车站也陆续增设热链餐食供应点。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旅客在旅途中吃到“热乎的家乡味”,铁路餐饮不再局限于普通盒饭,而是充满了“烟火气”。
多元供给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黑龙江哈尔滨开往四川成都、浙江杭州、海南海口等方向的普速列车上,小鸡炖蘑菇、哈尔滨扒肉等特色东北菜成了“网红”,不少旅客甚至特意为品尝这口地道东北味选择乘车,让旅途多了一份味觉期待。
广汕高铁首发列车上,一杯杯东方水仙乌龙柠檬茶惊艳亮相,杯盖上顶着一个袖珍紫砂壶,小巧精致,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该茶饮融合粤东地区的饮茶习惯与口味偏好,精选当地水仙茶、乌龙茶等特色茶品,让旅客能够在旅途中体验一段独特的茶香之旅。除了特色茶饮,车厢里的潮式香卤鸡腿、潮式香卤鸭翅、菠萝咕噜肉等具有沿途地区风味的餐食让网友感叹“这列高铁太懂汕尾了”。此外,还有甘草话梅、咸黄皮、牛肉脯等休闲零食,为广大旅客带来一趟具有浓浓粤东特色的“舌尖上的旅途”。广铁集团动车组餐饮公司副总经理刘海薇表示,公司根据广汕高铁沿途特色选择适合的美食,不断挖掘、研发符合线路特色的产品。列车餐饮服务人员也经过了多场服务质量培训,旨在为旅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为了丰富供给形式、满足亲子群体的个性需求,长三角铁路推出了8款儿童餐“滚动菜单”,给亲子出行家庭增添了一份便利。这些儿童餐在制作上颇为用心,将土豆制作成可爱的“笑脸”图案,用蔬菜丁搭配米饭,造型活泼可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一款为烤鸡配虾仁,另一款为牛肉、鸡蛋配蔬菜,营养搭配均衡,让家长们在旅途中不用再为孩子的饮食发愁。一位带娃出行的宝妈说:“以前带孩子坐高铁,最头疼的就是吃饭问题,孩子挑食,列车上的饭菜又不合胃口,现在有了这些儿童餐,孩子吃得开心,我们也省心。”
特色餐饮的上线,背后是铁路部门对旅客需求的精准捕捉。今年7月,列车客运部门收到将近1200份旅客餐饮反馈,其中47%的旅客提出了轻食的需求。8月8日全民健身日当天,列车客运部门推出两款轻食套餐,其食材选用低卡低脂、粗纤维、低热量的蔬菜,在烹饪方法上不同于高铁盒饭的油炸、红烧等技法,而是简单和弱化烹饪,还原食物本身的味道。对于很多旅客来说,这是一个很新鲜的餐饮体验。
除了轻食套餐,国铁广州局推出的高铁奶茶冰爽系列饮品也深受欢迎,包含港式冻奶茶、茉莉水果茶等多种口味,日均销量超6000杯,还常常出现卖断货的情况。一位乘客表示,只需线上下单,奶茶就能送到座位,既满足了口渴之需,又提供了便捷之利,蕴含着极高的情感附加值。
持续探索品质与价格平衡
也有部分乘客对铁路餐饮提出了一些意见。例如,有乘客认为奶茶口感不佳,性价比不高;也有乘客反映高铁轻食价格较高,且质量一般。
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化竞争是优化铁路餐饮生态的核心路径。针对旅客反映的高铁轻食价格与品质的平衡问题,有两种破局思路:一方面,需通过多元化渠道引入多品牌竞争,以市场机制倒逼性价比提升;另一方面,可借鉴港股餐饮企业模式,如小菜园、绿茶集团等主打高质价比的餐厅,通过现炒现做来赢得消费者的心,同时借助机器人降本增效。值得一提的是,高铁现制餐食的透明化运营是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关键。
对于特色餐食的差异化策略,有专家认为,各铁路局的地域化尝试,如哈尔滨局东北菜、广州局奶茶等是具有战略价值的尝试。“不同铁路局推出地域特色菜亦是本地区文化宣传的一种延伸,需要更多时间沉淀及推广宣传。‘列车+地方美食宣传’最终会形成品牌溢价,从中长期看,‘地方文旅持续宣传+人性化服务到位’可获得较好收益。”该专家表示。
业内人士特别强调,要建立市场化竞争下的动态监控机制,保障基础餐食的平价选项、通过需求大数据分析优化餐食结构、完善乘客投诉响应闭环等举措能让服务升级与民生诉求同频共振。平衡高铁轻食和奶茶的品质与价格,核心在于优化成本结构、强化品质管控、匹配场景需求,最终实现“价格合理、品质达标、乘客认可”的目标。
铁路餐饮的每一次升级,都在让旅途的“舌尖体验”更美好。随着更多地域风味、创新服务的融入,列车上的“逛吃”故事还会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让每一趟旅程都载满“舌尖”的愉悦与意外的欢喜。
相关文章:
从“单一盒饭”到“多元体验” “舌尖”旅途不断升级08-28
苏州高铁枢纽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08-25
西 宁 打造“青情汇救”救助帮扶模式08-25
“以更密切的老中合作造福两国人民”08-17
阳泉东站至石家庄站将开行直达动车组列车08-13
145万余人次!遵义很“热”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