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清保畜禽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负责人管清保正在羊棚里喂羊。
初秋的西海岸新区六汪镇,清晨的空气中透着几分清爽。8月27日,记者走进六汪镇青岛清保畜禽良种繁育有限公司的黑山羊养殖基地看到,4栋标准化羊棚格外醒目,棚内地面干爽整洁,佩戴着红色、绿色项圈的黑山羊或低头啃食草料,或抬头张望,偶尔能听到“咩咩”的叫声。作为新区独有的畜禽遗传资源,胶河黑山羊正在这里实现种群复兴——从2022年初仅有的60只,到如今在栏530余只、年繁育约100只以上的规模,青岛清保畜禽良种繁育有限公司负责人管清保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这一地方品种的“抢救性”保护,成为六汪镇特色种质资源守护的典型代表。
从“无人接手”
到“供不应求”
“胶河黑山羊是新区本土地方品种。在我小时候,黑山羊在村里很常见,黑山羊肉也是乡村宴请、逢年过节待客的一道特色菜。后来大家更喜欢养长得快的品种,村里的黑山羊越来越少。”管清保说。2022年初,原本从事农机服务工作的他,偶然得知本地公司饲养的50多只胶河黑山羊面临“无人接手”的困境,抱着对黑山羊的独特感情,管清保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他又从本地散户手中收购了一些,凑齐60只后,正式开启了保种之路。
“刚开始啥也不懂,养在东涝庄的旧羊棚里,地方很小,羊一配种就应激,产羔后成活率低得让人心疼。”管清保回忆,最初的养殖之路布满坎坷,狭窄的场地里羊只拥挤,转场时应激反应频发,幼羔伤亡率居高不下。转机出现在2024年4月,为满足国家遗传资源核验对场地的要求,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协调下,他将基地迁至现址,租下70多亩场地、改造了4栋标准化羊棚。
“新场地一用,效果立竿见影。”管清保笑着说,新场地给羊群提供了更大的活动范围,应激反应大幅减少,损失率显著下降。截至目前,基地在栏胶河黑山羊已达530多只,年繁育能力稳定在100只以上。“现在提起六汪的黑山羊,周边农户都知道咱这,不少老客户还会提前预订,一到羊肉消费旺季,简直供不应求。”管清保说。
建立“系谱档案”
扫码“上查三代”
走进标准化羊棚,细心观察便能发现,每只黑山羊的脖子上都戴着颜色鲜艳的项圈——红色项圈是母羊,绿色项圈是公羊,项圈上的专属编号清晰可见。“这是为了方便管理,一眼就能分清性别,还能对应每只羊的‘身份信息’。”管清保边说边拿起仪器,对准一只羊的脖子轻轻一扫,设备屏幕上立即显示出这只羊的出生日期、体重变化、配种记录等数据。
原来,每只胶河黑山羊的脖子皮肤下,都植入了一枚小小的芯片,这源自基地与市畜牧工作站、青岛农业大学三方合作建立的“系谱档案”系统。“从2022年刚开始养殖,我们就同步做系谱档案了,每只羊的生长数据、疫苗接种情况、产羔数量,都会及时记录归档。”管清保介绍,通过芯片溯源,基地繁殖的黑山羊可实现“上查三代”——不仅能查到母亲、父亲的信息,就连外祖父、外祖母的血统也一目了然,这为选育优良种羊提供了精准依据。
在品种选育上,基地还特别注重“无角化”培育。“有角的羊容易打架受伤,所以我们选种时更倾向于无角个体。”管清保指着一只体型健硕的黑山羊说,虽然胶河黑山羊有角、无角均属正常,但经过筛选,目前基地无角羊的比例逐年上升。此外,羊棚内配备了漏粪板、刮粪机等设施,既保证了环境清洁,也减少了疫病发生风险。“黑山羊抗病能力本身就比普通羊强,再加上科学管理,基本不得病。”管清保说。
绿色养殖模式
造就出众品质
“老板,今天能留一只50多斤的黑山羊吗?晚上要做烤全羊,客人指定要咱本地的黑山羊。”采访间隙,管清保的电话响起,是附近一家餐馆打来的预订电话。挂了电话,他笑着和记者说:“你看,这就是常态,尤其是秋冬季节,黑山羊经常不够卖。”
胶河黑山羊之所以受欢迎,核心在于其出众的肉质。“咱这羊的肉色比普通羊肉深一点,肉质细嫩、膻味极轻、营养价值高。”管清保介绍,基地坚持“不催肥”的养殖模式,饲料以花生秧、蒜皮、蒜根等天然草料为主,搭配少量粮食作物,确保肉质原生态。因其较高的养殖成本和较长的成长周期,胶河黑山羊的价格比普通山羊高出不少——活羊出栏价每斤约30元,是普通山羊的两倍。
“虽然价格高,但市场接受度很高。”管清保说,基地的黑山羊主要供应本地市场,附近的特色餐馆、泊里大集的羊汤店等都是固定客户,店里的烤全羊、羊汤等招牌菜都是指定使用胶河黑山羊。
政策托底保障
延伸产业链条
胶河黑山羊的保种成果,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据了解,借着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的契机,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对胶河黑山羊采取“边发现、边保护、边普查、边测定”的模式,不仅为保种场提供技术指导,还给予每个保种场每年30万元的经费补贴,用于场地维护、品种选育、疫病防控等工作。
“这笔补贴帮了大忙,减轻了不少资金压力。”管清保表示,除了资金支持之外,有关部门还在技术保障、场地协调等方面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现在用的这70多亩场地是租来的,租期仅3年,在新区有关部门和六汪镇的积极协调帮助下,目前我们正在寻找更加合适的场地,后期也将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养羊大棚,为后续扩大养殖规模打好基础。”管清保说,目前,公司正依托胶河黑山羊的品牌优势,探索上下游产业链开发——上游优化饲料供应,下游拓展羊肉深加工、餐饮合作等业务,让这一地方品种既能得到有效保护,又能产生更大的产业价值。
未来,六汪镇将进一步加大对本土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方式,鼓励更多像管清保这样的养殖户参与进来,让胶河黑山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力量。
■良种名片
肉质绝佳的胶河黑山羊
胶河黑山羊是青岛市首个山羊遗传资源,也是青岛市继琅琊鸡、五龙鹅、里岔黑猪之后的第4个地方畜禽遗传资源,是适应胶河沿岸山地地形的地方优良肉用山羊品种,有着数十年的选育历史。与普通山羊相比,它的基因里自带优质属性:体型紧凑、肌肉丰满,脂肪分布均匀,造就了“肉质细嫩不柴、膻味极轻”的独特优势。煮熟后,羊肉的香气醇厚而不冲,即使是不常吃羊肉的人,也能轻松接受。
胶河黑山羊的营养价值也十分突出。其肉中富含优质蛋白质、铁、锌等矿物质及多种必需氨基酸,其中铁含量高于普通羊肉,且易于人体吸收,尤其适合秋冬季节滋补食用。此外,羊肉中还含有一定的胶原蛋白,炖煮后口感软糯,无论是红烧、清炖还是做羊肉汤,都能呈现出绝佳的风味。
(大众新闻·青岛西海岸报记者 梁玉鹏)
相关文章:
贵州:又到秋日丰收季,特色产业促振兴08-28
甘肃临夏‖河沿面片:一碗面里的“河州味道”与匠心传承08-22
热浪挡不住热情,青岛海滨游客如潮08-21
贵州多地迎来丰收季,瓜果飘香等客来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