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发病1例,死亡1例!紧急提醒:千万别吃

2025-04-17 05:37:00

4月15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2025年3月全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其中深圳报告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而食物中毒的原因就是因为误食毒蘑菇。此前,已有多起因误食毒蘑菇而引发的中毒事件。浙江桐庐女子在景区散步摘了8朵野蘑菇,其中5朵“白伞伞”、3朵“灰伞伞”。回到家后,女子用蘑菇

最近为何热得如此极端?

2025-06-27 11:21:00

近日,我国多地高温天气突出。6月以来,华北平原一带的高温天气持续发展,多地开启暴晒模式,局地最高气温达40℃以上,部分地区监测地表温度高达70℃。近期北方高温为何这么猛?多地“热得早、热得长,还热得极端”是错觉吗?为什么北方最近热得如此突出?这是 光照加热+暖气团 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大陆暖高压

取消门诊预交金!经济日报:切实提升看病就医体验

2025-03-31 17:05:00

今日起,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自6月30日起降低住院预交金额度。这是我国医疗服务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公立医疗机构预交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这两项改革举措。这是医疗机构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体验的具体行动。官网截图看病就医是群众的“心上事”

艺人因重度脂肪肝减肥冲上热搜 医生科普:脂肪肝可逆,应积极控制

2025-04-11 18:4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肖暖暖 通讯员 方序 陈丹近日,艺人锤娜丽莎一条关于减肥的动态登上微博热搜。她随后在评论区表示,“我减肥是因为我去体检完真的没有很健康,重度脂肪肝,建议大家都定期做体检,如果胖且不健康真的不建议用‘爱自己’和‘审美多元化’来自我欺骗,纵容肥胖带来的身体负担,我会以身作则尽可能地减

从“田孝坤的尿袋”看医德与私德

2025-05-06 19:51:00

私德与医德,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著名妇产科专家田孝坤的最后一台手术,是在自己年逾80且“身上插着尿管、血管造瘘管,挂着尿袋”的情况下做的。田孝坤教授去世前两周所做的最后一场手术。来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微信公号当时在手术台上躺着的是一名山区农妇。她因子宫切除手术损伤造成了尿瘘,在当地做过两次修补手

医院严正声明:呼吁当事人停止网暴

2025-08-18 10:25:00

近日,河南荥阳市人民医院宣教科发布严正声明与澄清:近期,某短视频平台用户“王某某”、“简某”发布涉及我院的不实信息视频,引发网络关注。上述视频内容存在严重歪曲事实、虚构情节、误导公众、煽动对立、水军炒作等情况,对我院声誉及医护人员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困扰,特别是近期“某地某院妇产科主任坠亡以自证清白”事

肺癌来临,腿部先知?提醒:双腿出现2个异常,建议尽早检查CT

2025-04-04 09:07:00

在我国的癌症版图中,肺癌无疑是最为凶狠的 “杀手”,长久以来稳坐头号恶性肿瘤的 “宝座”。从国家癌症中心统计的 2022 年肺癌数据来看,那一组组数字,就像一记记沉重的警钟,敲打着人们的神经。新增患者人数如汹涌潮水,超过了 106 万,而死亡病例更是达到了 73.33 万例。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

“预住院舒心包”来了,患者住院不再手忙脚乱

2025-04-24 02:13: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危妮 王亚男)“有了这个‘预住院舒心包’,我们就像有了定心丸,办理住院不再手忙脚乱!”今日,陪同父亲到湖南省人民医院住院的市民王女士感慨地说。近年来,想住院却没床位、入院后又等待检查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广大患者。为缓解“住院难”,改善患者就

像识别“指纹”一样诊断早期肺癌 合肥科学岛团队研发“光谱技术+AI”

2025-03-31 20:09:00

大皖新闻讯 如果能够实现对肺癌状态变化的无创快速检测,将为广大患者争取更多早期治疗机会。大皖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徽光机所李相贤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合肥肿瘤医院邓庆梅主任团队合作,创新性地将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 (NIRS)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通过对肺癌患者血红蛋白的指纹光谱

如果你经常无意识出现这个小动作,请立刻休息!

2025-07-02 15:37:00

你有没有发现,当你忙得焦头烂额,感觉又焦虑又心累的时候,身体似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反应,例如你发现自己牙关紧闭,牙齿紧紧相咬,连同下巴和咬肌都开始酸痛了,但是在当时却丝毫没意识到自己正在这样做?为什么我们在感到焦虑和压力的时候就会无意识地咬紧牙关?这个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你会无意识咬牙吗?无意识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