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及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1:18:00    

甘肃省总工会发布高温劳动保护提示函:严控高温作业时间,确保津贴足额发放

随着甘肃省进入高温季节,为切实保障职工在高温环境下的劳动安全与身心健康,甘肃省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于7月15日发布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对全省用人单位的防暑降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提示函强调,用人单位需结合生产特点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并严格控制加班加点,从制度层面筑牢高温劳动保护防线。

在作业时间管控方面,提示函依据相关规定细化了不同高温条件下的作业要求: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时,需停止室外露天作业;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避免在当日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作业;35℃以上、37℃以下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连续作业时间,不得安排加班。同时明确,怀孕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不得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户外作业,或在33℃以上工作场所作业。

关于高温津贴,提示函明确需按标准及时足额发放: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作业,或无法将工作场所温度降至33℃以下的,需发放高温津贴。其中,高温、露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12元,其他作业人员每人每天8元,按实际出勤天数计发,发放时间为每年6月至9月。

此外,提示函还要求用人单位做好生产现场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标准;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及药品,且不得用物品或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也不能用饮料充抵高温津贴。同时,要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普及高温防护和中暑急救知识,加强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对不适合高温作业的职工及时调整岗位,相关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若劳动者因高温作业引发中暑并诊断为职业病,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对于难以确定是否属于高温场所的情况,提示函指出可通过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程序商定。甘肃省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表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是高温季节生产经营有序进行的前提,希望用人单位与职工共同努力,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身心健康,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来源:兰州日报

相关文章:

“不能等!抬上设备走!”120急救人员高温徒步400级台阶,成功救援中暑游客08-27

南阳市保安服务公司开展“金秋助学”活动 189名员工子女获资助08-27

宁波多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08-21

“秋老虎”将持续发威,这份防暑指南请收好~08-18

狂飙!39.2℃!刚刚确认:已经杀到浙江,今天更猛!降温消息来了...08-10

成都局地直冲40℃,未来几天,四川热浪持续07-27

平顶山高新区:开展“夏送清凉”慰问活动07-26

孟定清水河口岸进境冰鲜水产品指定监管场地通过国家验收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