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语花香映邯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6:11:00    

近日,我市复兴区东高河村获授“河北省首批生物多样性体验地”称号,锦绣江南小区获授“河北省首个生物多样性社区”称号,两地均已完成授牌。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在邯郸,多样生物正在与城市共融,社区、河滨、郊野处处皆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成一幅“绿”韵流淌的生态画卷。

孩子们在东高河村研学。

推窗见绿,俯身观鸟

“快看,那只戴胜鸟又来觅食了!”5月19日清晨,复兴区锦绣江南小区居民李芳茹端着相机,在楼下小花园里捕捉鸟类灵动瞬间。这个建成于2015年的大型社区,正通过一场“生态革命”,让4000余户居民过上了“推窗见绿、俯身观鸟”的诗意生活。

走进占地14.7万平方米的小区,35%的绿地率勾勒出盎然生机。140余种植物在这里安了家——高大的银杏与国槐撑起天际线,女贞与碧桃在步道旁织就绿篱,5.2万平方米绿地宛如城市绿肺。

“‘鸟栖秘境’名不虚传,越来越多的鸟儿跟我们成了邻居。”在小区花园里,退休教师王建国翻看着手机里的观鸟相册。这个曾荣获“市级园林社区”的江南风格社区,如今正实现从“景观美”到“生态美”的跨越。

入门是园林,低头皆美好,门前有绿意,背后有底蕴。锦绣江南小区设有喷泉、凉亭等,不同的住宅组成错落布局的“组团”,每个组团景观各不相同,形成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雪的奇异效果。

“每周的‘家庭版自然课堂’成了孩子最期待的活动。”居民赵晓燕每周六都会带着5岁的女儿在小区内赏花认树,还主动在阳台增设了喂鸟器,“孩子现在能认出10多种鸟类,还会提醒我别用杀虫剂。”

漫步在健身步道上,沿途可见各种健身器材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组团式布局的住宅间,春有玉兰映窗,夏有槐荫遮阳,秋有金桂飘香,冬有雪压松枝,正应了李芳茹在朋友圈中的感叹: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锦绣江南的实践,为城市更新提供了生态转型样本。”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分局工作人员感叹,通过“花园+生境”的双重营造,该社区既提升了人居品质,又构建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毛细血管”。

从观鸟镜里的飞羽精灵,到孩子们笔下的昆虫世界,锦绣江南小区用14.7万平方米的空间证明: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同样可以生长出充满诗意的生态秘境。

复兴区东高河村花田。

家家有绿地,户户闻鸟鸣

“立夏之后天气越来越热,这儿却像开了天然空调一般,凉爽舒适!”5月18日,家住邯山区的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穿梭在东高河村的林荫道上,指尖轻抚过油绿的槐树叶。这辆载着10余名游客的观光电瓶车正驶向千亩花海,车轮碾过的不再是记忆中的煤尘,而是铺满松针的松软小径。

作为曾拥有30余处煤窑的“煤炭村”,东高河村的过去刻着生态伤痕,东高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生良回忆道:“街面上常年积着厚厚的煤粉尘,车辆驶过,整条街烟尘滚滚。”

生于斯,长于斯,怎能不爱护?2022年,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给东高河村带来转型契机。

依托沁河穿村而过的自然禀赋,以及紧邻邯武快速路的交通优势,东高河村以“森林乡村+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为定位,开启了“治山、理水、复绿”的系统工程。如今,1460亩的村落被2600亩绿地环抱,林木绿化率达85%。

电瓶车停下,眼前的油菜花海正翻涌金浪。“这片千亩的蜜源植物区,春秋轮作油菜和油葵,既是景观也是生态引擎。”王生良介绍,花海中已记录到中华蜜蜂、熊蜂等20种传粉昆虫,周边桃树、黄栌林则吸引了灰喜鹊、鸳鸯等10余种鸟类定居。游客陈雨桐举着观鸟镜惊呼:“看到了!那只蓝灰色的是灰喜鹊,课本里的知识活过来了!”

不远处的紫色马鞭草花田中,退休教师张胜海正支起画架,他笔下的画纸上,蝴蝶停驻在波斯菊上,背景是青砖灰瓦的农家小菜园——这些保留传统农耕方式的菜园,正保育着邯郸的乡土生态。

10余种鸟类、15科50余种昆虫种群、现存100余种维管植物……这些数字背后,是“微改造+共参与”的治理智慧——村民自发将20余处闲置宅基地改造为生态功能区,形成“家家有绿地,户户闻鸟鸣”的生活场景。

“花海引鸟、林田共生,现在年均320天以上空气质量优良。”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复兴分局工作人员感叹,东高河村用实际行动证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受益的生活方式。

市民在东高河村快乐骑行。 市民在东高河村快乐骑行。

在邯郸遇见生物多样性之美

越往邯郸城市外围行进,就越能感受到更为原生态的治理效果。

位于邯郸永年区东南部、环抱广府古城的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是华北地区继白洋淀、衡水湖之后的第三大洼淀湿地。

如今,永年洼共有植物140余种,常驻白鹭、苇莺等禽鸟130余种,季节性候鸟30余种,特别是全球极濒危物种、繁育地为西伯利亚的青头潜鸭也出现在这里,成为洼淀生态修复的标志性成果。

“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碧波荡漾、鸟飞鱼跃,可不就是‘北国小江南’嘛。”从小在广府古城生活的王平强,更是亲身感受到永年洼的蜕变。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邯郸市坚持把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市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保护修复工程,积极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新路径。

我市打造了峰峰滏阳河国家湿地公园、永年洼生态鸟岛、园博园等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涉县王金庄村种子资源库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复兴区入选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沁河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震旦鸦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等珍稀鸟类成为邯郸的常客,“十万大雁不南飞”的奇景让溢泉湖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青崖寨,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37种、二级保护动植物87种,有濒危、渐危或具有较高保护价值野生植物10余种,太行山“绝壁奇花”缘毛太行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长裂太行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等一大批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从中心城区到近郊,再到远郊湿地公园,邯郸以一洼一河的水的线条、一树一叶的景的精致、一虫一鸟的物的灵动,阐释着生态文明何以与城市共生。如今的邯郸,山清水秀、百鸟争鸣、万物共生,正向“生物多样性之都”不断迈进。

相关文章:

鸟语花香映邯郸!05-22

成功获批!邯郸再增两家!05-21

陇南江南华源电力有限公司开展施工现场复核工作05-09

鸿蒙电脑正式亮相05-08

禅城观察|问鼎!南庄汽车爆发!05-05

假期后三天南方降雨发展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北方多地将现降温风沙05-03

共绘绿色低碳新图景!环保“最强大脑”为美丽重庆建设“上分”04-30

鸿蒙生态在河南规模化发展,政企全面加速内部办公应用适配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