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乡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乡村“文艺小屋”丰富村民生活。
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阴田乡大沟脑村,这个“脑山”深处的村落,正借“十有工程”焕发生机。这里既有老一辈俯身耕耘、移风易俗的坚实足迹,也有新一代仰望星空、反哺乡土的深沉思考。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年轻人主动为老人服务;村里,幸福食堂解决老人吃饭难题;村史馆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百姓大舞台热闹非凡……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通过“庄员说事”引导移风易俗。此外,各方创新模式促发展,妇女也成主力军,帮厨、演出、宣讲新风,让大沟脑村乡风文明、产业渐兴。
本报记者 魏雅琪 摄
编辑:刘海钧;
相关文章:
黔东南州2025年“乐创黔东南”系列创业服务活动即将启幕07-11
重庆累计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3379个07-11
新华区古楼社区为老人义务理发07-10
龙江人·正青春|00后“农创客”于洪洋:用科技把脉万亩粮田07-07
【寿光】化龙镇北柴西村李成功:深耕花卉产业 绽放“美丽经济”06-26
山东荣成迎来旅游热潮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