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外贸之石 雕内销“美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06:12:00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张淑贤

全球贸易壁垒高筑、关税战硝烟弥漫之际,我国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这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权宜之策,更是顺应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抉择。

对外贸企业而言,当下最需要做的是拿出“中国制造”的硬核底气,将深耕国际市场积累的经验,比如精益化的生产能力、全球化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以及精准市场定位的分析能力等,化作开拓内销市场的有力武器——借“外贸之石”,雕内销市场的“美玉”。

眼下,国内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纷纷抛出“橄榄枝”,通过展销、采购计划等方式助力外贸企业去库存。这些雪中送炭的帮扶,让困境中的外贸企业获得喘息的机会。但外贸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库存只是转型的起点,要想真正扎根国内市场,还需在市场定位、产品策略、品牌建设等领域开展系统性变革。

当务之急是转变思维,在内销产品适配方面下功夫。长期以来,外贸企业依据出口订单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生产模式与国内市场差距较大。转战内销,要打破固有思维,捕捉国内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产品的本土化改造着手,实现从“按单生产”到“按需定制”的转变。

再者,品牌建设不可或缺。不少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外贸企业,多从事贴牌代工,品牌建设意识淡薄。但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品牌已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外贸企业应加大品牌投入,讲好品牌故事。唯有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自主品牌,方能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

渠道拓展同样关键。外贸企业往往依赖国外采购商与展会等渠道获取订单,内销渠道建设经验不足。国内销售渠道多样,线上电商平台、直播带货风头正劲,线下商超、专卖店星罗棋布,企业应构建多元化渠道体系,让产品方便触达国内消费者。

服务能力亦应是发力重点。国内消费者对售前咨询与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外贸企业需补齐服务短板,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快速响应消费者咨询、退换货等需求。

值得期待的是,在国内14亿人口的消费群体、每年近50万亿元的消费市场加持下,外贸企业持续打磨核心竞争力后,必将找到打开国内市场的“金钥匙”!

相关文章:

借外贸之石 雕内销“美玉”04-30

重回冷静期的上海车展:少点流量焦虑,多点技术与安全04-29

梓橦宫2024年营收超4亿元 创新药研发稳步推进04-29

“老兵说事” ———用“法理+情理”破解社区千千结04-28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04-27

离境退税起退点下调!商务部等6部门进一步优化离境退税政策04-27

西安经开区开展特殊食品科普宣传进社区活动04-27

春风年度非虚构 | 杨素秋:图书馆“保卫战”的背后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