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宜来高速柴埠溪特大桥顺利合龙。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王登府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泽牧、匡柏学、戴辉、通讯员王登府)5月25日上午10时18分,随着最后一段焊缝精准完成,历经两年十个月的攻坚克难,横跨柴埠溪大峡谷的宜来高速柴埠溪特大桥实现合龙。该桥是全球在建最宽双边工字钢组合梁斜拉桥,也是湖北省境内首座省道与高速公路同层共建的斜拉桥。
上午10时,记者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汉马池村大桥施工现场看到,桥面距幽深的柴埠溪大峡谷底约300米。桥面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不断调整着钢筋长度,紧锣密鼓地进行合龙段施工。这座“云端巨龙”于2022年7月13日开工,是宜昌至来凤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预计2025年底正式建成。
柴埠溪特大桥主桥长904米、主跨径480米、桥面宽44.5米,其桥面距谷底达300米,相当于百层楼高,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双向2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中交二航局宜来高速项目常务副经理刘海军介绍,针对“二合一”的结构设计,大桥采用独特的“拼装式”施工方式,对合龙带来巨大挑战,“由于特大桥位于鄂西南武陵山腹地,昼夜温差最高可达22℃,合龙口宽度变化大。我们首创‘对角异侧自平衡合龙法’,在不使用配重的情况下,通过顶推、桥面吊机卸载使结构达到平衡状态,用152根斜拉索,270种、819块桥面板,2560个钢结构构件,45.5万个连接构件,让合龙段主梁真正达到无应力状态,实现毫米级精准合龙。”
据了解,为服务五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设方湖北交投集团将柴埠溪特大桥设计成省道和高速公路同层共建的结构形式,多花了1.8亿元,在44.5米宽桥面中预留10.25米省道通行空间。这一设计不仅减少60亩土地占用,更破解了五峰242省道改扩建的融资与技术双重困境。
柴埠溪特大桥横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柴埠溪大峡谷,环保要求极高。“在300米深的‘V’形峡谷中,我们通过东主塔分离式承台设计,减少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尽量少砍树木,实施边坡复绿、渣土清理等环保措施,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刘海军告诉记者。
作为湖北省“七纵五横三环”高速路网的关键节点,柴埠溪特大桥通车后,宜来高速将全线贯通,届时,宜昌至恩施车程将缩至2小时,鄂西南武陵山区至此迈入“2小时经济圈”。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构件超45万个 云端之上“拼积木” 宜来高速柴埠溪特大桥成功合龙05-26
墨西哥海军帆船纽约撞桥事故已致两人死亡,墨西哥总统发声:深感悲痛05-18
每日一景 | 珠帘璧合 醉美南津05-05
前往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的游客请注意!05-02
5月8日通车!鄂尔多斯设2个收费站→04-29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假期驾车出行这些误区太危险04-28
提前了解 五一假期出行呈现这些新特点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