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看辽宁丨辽宁从推进法治诚信政府建设等方面细化十五项措施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07:07:00    

民营经济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是辽宁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日前,省委依法治省办公室出台《关于加强法治建设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强化政策制度供给、推进法治诚信政府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打造公正高效司法环境、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等方面细化15项措施,扎实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持续推动法治环境改善,全力支持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政策给力,企业发展才有活力。为有效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我省不断强化政策制度供给,明确要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制度清单,开展政策实施情况专项法治督察。健全涉企政策效果评估制度,及时调整或清理相关政策措施。围绕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完善投融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等方面制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政策支撑。同时,依法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政府诚信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拖欠企业账款是政务失信的重点问题,导致一些民营企业运营受阻、信誉受损。为此,我省部署开展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专项清理,常态化推进行政机关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工作。加强人大、政协对政府部门的监督,鼓励媒体、公众对政府部门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加大对政务违约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全力打造“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政府。

规范涉企执法,让民营企业家拥有稳稳的安全感。针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违规异地执法等突出问题,我省将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让民营企业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对同一民营企业推行合并检查或联合检查,将信用等级高、涉及多部门检查的企业或新产业新业态中的重点企业,纳入“综合查一次”企业清单并实施动态管理。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创新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方式,既留足企业发展空间,又防止失管漏管,实现执法力度与温度有机融合。

民营企业最期盼的是平等法律保护。为打造“公正”与“效率”并行的司法环境,让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有保障,我省出台规范涉产权强制性措施,避免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深化涉企案件生产经营影响评估制度,依法审慎灵活作出有效防范和处置,有效降低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提高涉企案件审判质效,健全涉企案件联动处置机制,深入推进交叉执行工作。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民营中小微企业原始创新保护力度。

提供高水平法治服务,提升企业法治意识,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以更大力度优化公共法律服务,我省提出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资源,优化升级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各类经营主体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风险防控等全方位服务,并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全面推进“智慧法治”建设,切实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辽宁日报 记者刘乐)

相关文章:

营商环境看辽宁丨辽宁从推进法治诚信政府建设等方面细化十五项措施 以法治之力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05-25

商务部:手机等数码产品补贴突破5000万件05-24

冀时评 | 广聚雄才 共创未来05-22

“5·19”游云南,多个景区大放价→05-19

潍坊柔性执法护航企业发展 去年办理不罚轻罚案件32.5万件05-13

四川新闻联播丨我省在建规模最大单体光伏项目开工05-12

《信访工作条例》颁布施行三周年,山东开展集中宣传活动05-11

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到我省开展专题调研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