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记者在环岛南路立交桥看到,桥梁养护工人正在对桥梁进行支座垫石加宽,以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市交通局桥隧中心介绍,该项目属于桥梁抗震措施完善工程,自2024年7月起实施。记者从市交通局桥隧中心获悉,目前已有104座桥梁先后开展抗震措施完善施工,其中中洲大桥、海翔大道天马路跨线桥等59座桥梁已全部完工,全部工程预计年中可完工。
“厦门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提升桥梁的抗震性能至关重要,但不同桥梁的结构形式、抗震措施等级均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对症下药、统筹施策。”市交通局桥隧中心桥梁工程师傅珠梅介绍,此次工程采用了增设橡胶缓冲块、阻尼器等方式,来吸收地震带来的巨大能量,使桥梁实际受到的震动减小,保障桥梁安全。针对墩台搭接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桥梁,通过增设钢牛腿、纵向钢挡块、纵向“卡扣式”钢挡块、纵向“钢夹片”式钢链杆等方式,减少落梁风险,提升桥梁抗震性能。
“在桥梁原有结构上进行施工改造,狭小的作业空间制约了施工人员及设备的施展,影响了施工效率,进而增加了施工难度和风险。”傅珠梅表示,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他们采取了灵活的施工策略,比如有桥梁因伸缩缝堵塞导致橡胶缓冲垫块安装困难,就及时调整步骤和顺序,安装垫块时,先从桥面伸缩缝处缓缓下放,再进行安装定位。
来源:厦门日报
相关文章:
东胜区政府专题调度房屋产权证办理工作04-30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重磅发布!解读来了04-25
再放宽!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 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电子烟等新业态被纳入04-24
厦门探索托育新服务:周末可免费“寄娃”04-20